容记饭店,坐落在小山城闹市的某角落。相信山脚下的居民们都知道的它,尤其老长辈们。我不晓得这老店已多少年了,但是斑斑泛黄的天花板和墙漆诉说了它岁月久远。
小小的店面差不多只摆放十张大小不一的桌子,没有特别的装潢,墙上贴的告示板和广告等,少说都数十年了。记得小六毕业时,补习老师带我们一众小瓜到这里吃饭庆祝毕业。依稀记得当时的摆设与招贴的广告,与现今我好看见的似乎无异。这里的店面简陋,只靠师傅的几道拿手小菜,却能让小店常座无虚席。中午时段,傍晚时刻,每每小车经过,肯定这老店就是有生意。
据妈妈说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,容记饭店已存在了,而且生意可火红呢。妈妈说在那个年代类似容记饭店的饭馆可不多,一般人家大都只在特别喜庆的日子才会上饭馆吃饭的。这里的师傅除了普通的煮炒外,还有承办酒筵的服务。当时有能力在这里摆上几围酒席的新人们,那婚宴已称得上很体面了。由此,我大概可以猜想当时这饭店的风光。
此外,其地点更是处于当时的黄金地带。饭店的对面是早期有名的石三戏院,而不远转弯处便是大山脚火车站和巴士站。因此,大致可以想象当时人潮流动肯定很繁忙,那生意也自然火红不已。拍拖看戏的情侣们,上下班的工人们,欲出远门或刚下火车的游子们。。。人潮来来往往的,生意也随之火旺。
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,容记饭店的周围环境也逐一更变了。80年代经济起飞,加上我国开始了国产车计划后,巴士已不再是人们首要的交通工具了。90年代开始,巴士公司的生意已日益惨淡。97年经济风暴后,在千禧年前石三戏院也关闭了。如今,火车站也即将面对被拆除的命运。周遭一切切都改变,唯有容记饭店依然伫立在这里,顾客依旧。只有它头顶上那斑斑的天花板诉说了岁月的一切。
饭店,现在已经很少采用的字眼了。早在上世纪六,七十年代,上饭店吃饭那是很开心,很了不起的事情。时代变迁,现在我们“觅食”的去处和种类早已变得“五花八门”、“百花齐放”了。可以从老式咖啡店吃到大拍档、餐馆、酒楼、酒店或专卖店等;可以从中餐吃到西餐、快餐、各国料理、甚至主题料理等等等。哪里有新兴食店,大伙们先不理会食物的味道、品质,而一窝蜂往那里冲。因为我们讲究更多是环境气氛、情调、新鲜快感,食物的味道则未必是优先了。
容记饭店让我体验的只有简单二字。师傅就是那几道好菜,没有花俏,只是家常小菜味道,很传统。顾客吃的也铁定只是味道而不是装潢。
大山脚目前还存有着的几个古早味食摊,也许已逐渐步入黄昏了,但我还是喜欢它们(虽然有些档口甚少被所谓的美食专栏介绍过)。因为它们让我想起以前,它们让我缅怀起长辈,它们让我知道根的存在。
(早上拍的)(不明白为什么两个招牌)(必点招牌菜:豆干炒韭菜)(炖汤:金瓜汤)(蒸鱼,说蒸鱼就很简单的酸梅咸菜潮州清蒸鱼,没有什么泰国蒸鱼啦,柠檬蒸鱼等等等)(炒回锅烧肉,很好吃,加了点小辣椒炒,烧肉更香,烧皮还脆脆的)(金瓜汤很甘甜可口,放了点鱿鱼和排骨一起炖,汤色很清澈,不浓浊)(汤碗的图案也花了,很老久了)
曾经在这里吃过煎蛇蛋.
ReplyDelete哇。。。还有这道菜啊。。。厉害^^
ReplyDelete